现阶段,氨氮已经成为我国水污染物减排的约束性指标之一,如何进一步削减氨氮排放是我国环境保护面临的重要挑战.氨氮蒸馏装置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处理方法。1、生物法是利用各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通过氨化、硝化、反硝化等一系列反应使废水中的氨氮最终转化为氮气排放从而去除氨氮的方法,主要包括传统硝化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同步硝化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等工艺。高浓度的氨氮对硝化过程有抑制作用,因此生物法常用来处理含有机物较多但氨氮浓度相对较低的废水,对采用生物法处理高浓度废水的研究较少。生物法处理氨氮废水结果稳定、处理费用较低、不产生二次污染,但受温度影响较大,低温情况下处理效率低,同步硝化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等工艺对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效果较好,但其作用机理尚不明确,需对其工艺条件进行进一步研究。2、吹脱法利用碱性条件下水中氨氮主要以游离氨存在的特性,向水体中通入气体使气液之间充分接触,水中的游离氨穿过气液界面向气相转移,从而达到脱除水中氨氮的目的,通入的气体常用空气和蒸汽,常见设备为吹脱塔。吹脱法主要用于对高浓度氨氮废水的预处理,其脱氮效率较高,但处理过程中需要通入大量蒸汽,能耗大;释放出的氨气会造成二次污染,需强酸吸收废气;设备易结垢。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在吹脱工艺中引入了超声波技术,超声辐射与水体作用能够产生空化效应,游离氨在这一特殊作用下热解为氮气和氢气,空化效应下水处于超临界状态,使氨气的传质速度加快,更易从废水中吹脱去除;吹脱产生的气泡亦可促进空化效应。3、化学沉淀法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种处理氨氮废水的方法,通过向水中加入化学药剂,使氨氮转化为沉淀物质,比较成熟的一种技术为MAP法,即磷酸铵镁法,主要用于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其反应原理为:Mg2++NH4++PO43-+6H2O→MgNH4PO4·6H2O↓化学沉淀法操作简单易懂,对氨氮的去除率高,沉淀物不仅是一种农业肥料,还可作为灭火剂进行灭火,但沉淀剂在水体中引入的余磷易造成二次污染,化学沉淀法的主要影响因素为pH,在处理废水时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pH调节,增加了处理成本。氨氮蒸馏装置化学沉淀法主要用于处理可生化性差的高浓度氨氮废水,但近几年的研究表明,此方法对低浓度氨氮也有一定去除能力,但受初始氨氮浓度的影响较大。4、折点氯化法是将氯气通入氨氮废水中,利用次氯酸将氨氮转化为氮气排放,从而去除氨氮。在通氯过程中,水体中氨氮的浓度随着氯气通入量增加而降低,将氨氮浓度降为0的一点称为折点,此时水体中的游离氯离子的含量也最低。其反应方程式:2NH4++3HClO→N2+3H2O+5H++3Cl-折点氯化法处理效果稳定,不受水温影响,适用于较低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常作为深度处理方法与其他氨氮废水处理方法联用,但液氯储存和使用的要求较高,同时产生的副产物氯胺和氯代有机物会造成二次污染。5、膜分离法是利用特定膜的透过性能对溶液中的某种成分进行选择性分离,可在室温、无相变的条件下进行,主要包括电渗析、反渗透、超滤及渗析等工艺。膜分离法处理氨氮废水效率高、耗能少、处理结果稳定,但在处理过程中膜易被污染,使系统处理压力过高,出现渗漏等问题,需定期对膜进行反洗,增加了处理成本,针对这一问题,如何开发耐污染性强、产水性能优、使用寿命长的膜材料将是未来研究的基本方向。6、离子交换法是利用固相对水中的氨氮进行吸附并释放出等价离子的原理进行氨氮脱除,常用的固相有沸石、树脂、活性炭等。斜发沸石是一种天然的硅铝酸盐矿物质,对氨氮具有很高的吸附性能和离子交换性能,在我国分布广、储量大、成本低廉,常用于处理氨氮废水。离子交换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占地面积小,但在处理过程中,需对原水进行预处理,并对吸附相进行解吸再生,产生的再生液也必须进行处理,否则会造成二次污染。